《江苏省商务厅贯彻“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发展改革委《“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江苏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推动我省“十四五”时期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十四五”期间,以推动江苏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主体创新、业态创新、协同创新为重要动能,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做优做强电子商务产业,着力推动商贸流通数字化转型,持续引领网络消费扩面扩容、提质升级,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基本形成电子商务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推动全省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十四五”期间,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率不低于10%,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稳步提高。到2025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3200亿元,电子商务相关从业人数突破420万人;全省创建100家省级以上数字商务企业,重点培育20家左右龙头电商平台、细分领域单项冠军,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幅增强;打造省级以上电子商务示范基地70个,探索推进“云电商产业园”建设,持续优化电子商务载体资源;培育40个左右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建设县级物流配送中心20个以上,持续完善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进数字商务进社区试点工作,将试点范围扩大到60个社区。
二、工作举措
(一)深入推进协同创新
1.强化技术应用创新
发挥电子商务在数字商务中的创新引领作用,推动商贸流通领域数字化建设。强化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增强现实、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商贸流通领域的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鼓励企业不断提升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创新应用场景,拓展服务功能,提高运营效率。加强商业科技理论研究,编制江苏数字商务建设成果案例集,加大对优秀案例的宣传力度。根据商务部智能化电商平台标准,推动智能化电商平台建设,提升省内电商平台智能化、集成化运营水平。
2.鼓励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鼓励电子商务平台与工业互联网平台互联互通,引导制造企业基于电子商务平台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贯通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全流程,发展按需生产、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用户直连制造(C2M)等新模式。加强社交电商、直播电商、内容电商、生鲜电商等新业态的培育和引导,开展电商直播深化应用推进行动,推动其更好适应江苏实际需求,健康发展。大力发展新零售,推动零售企业提升新技术新模式转型升级、线上线下融合应用、供应链优化整合、全渠道创新发展水平。支持发展数据服务、信息咨询、专业营销等新型电商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发展、推广远程办公、云展会、无接触服务、共享员工等数字化运营模式。
3.促进开放共享协同发展
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基于电子商务平台加快订单、产能、物流、渠道等资源整合与数据共享,促进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联动发展,完善产业链协同共赢生态体系。促进长三角区域在电商基础设施、资源要素、政策配套等方面的有机衔接,支持江苏自贸试验区各片区依托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探索构建优势互补、深度协同的区域电商生态。加强对西部地区电商帮扶,促进产销动态衔接;积极对接配合相关省份开展电商直播交流合作。加速电子商务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充分发挥电子商务联通生产消费、线上线下、城市乡村、国内国外等四重优势,促进全省城乡、区域电子商务协同发展。推动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试点,鼓励市场加快推进数字化平台化转型进程,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4.全面加快发展绿色电商
开展电子商务绿色发展行动。引导电子商务企业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支持电子商务平台通过设立专区、流量支持、以旧换新等方式扩大绿色产品销售;通过积分回债、发放促销券、信用评分等方式引导消费者购买绿色、低碳产品,参与包装回收。加强源头控制,鼓励电子商务企业与生产企业、快递企业合作,减少网销商品的二次包装、过度包装,加大低克重高强度快递包装纸箱、免胶纸箱使用。推动重点电子商务企业建立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报告制度,自觉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责任。
(二)做优做强电商产业
5.积极培育壮大电子商务市场主体
推进全省商贸流通企业加快数字赋能,引导更多江苏电子商务企业通过数字技术深度应用、数据要素配置优化提升核心竞争力。开展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培育行动,支持骨干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升盈利能力,在数字商务服务、特色垂直平台建设、跨境电商、新零售、互联网+生活服务等领域,避选特点突出的省内领军企业,助力其做大规模、打响品牌、创新技术、主导标准。开展产业电商发展行动,重点培育20个左右细分行业、专业领域的单项冠军、隐形冠军。
6.营造良好平台经济生态体系
支持电子商务平台健康发展,引导专业垂直平台、区域平台、特色平台与综合性平台实现错位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营造全省平台经济蓬勃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强与头部电子商务平台的常态化协作,推动其在我省加大投资和产业布局,持续输入先进技术、高端人才和经营管理经验理念,构建、完善平台生态体系,助力实体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平台企业间合作,倡导公平竞争、包容发展、开放创新,构建兼容开放的生态圈,激发平台企业活力,培育平台经济发展新动能。
7.优化电子商务载体资源
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升级行动,引导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实现运营专业化、服务多元化、企业生态化升级。探索推进江苏“云电商产业园”建设,运用新一代数字技术加强产业资源整合,为电子商务园区及企业发展构建数字化生态系统,提升运营管理智能化、功能服务精准化、产业发展集聚化水平。促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推动乡镇电商特色产业园转型升级,打造生产、加工、销售、流通、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要素集聚,线上线下协调发展的新型电子商务园区,不断提升县域电商产业集聚效应、协同效应、裂变效应,带动农村电商提质增效。
(三)大力推进消费升级
8.加强电子商务品质品牌建设
引导电子商务平台和企业主动顺应消费升级需求,积极运用数字技术和模式创新支撑网络品牌的塑造、培养、推广全过程,注重引导消费者深度参与,提升品牌竞争力。鼓励产业电商深耕区域市场,推动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深入推进“江苏优品”直播计划,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直播品牌。放大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平台效应和溢出效应。推动在电商平台上设立老字号品牌专区,积极发展在线预订、网订店取(送)和上门服务等业务,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加快老字号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建立老字号数字博物馆,提升老字号产品知名度。
9.积极开展电商促消费活动
统筹组织参加全国“网上年货节”和“双品网购节”,鼓励开展地方特色网络促消费活动,鼓励企业运用新零售新业态积极拓展线上营销渠道。紧紧抓住重要消费时间节点,突出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夜间经济、首店经济、商文旅体融合等元素,充分结合江苏各地消费产业特色,精心打造“苏新消费”购物节特色主题活动,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形成全覆盖、多层次、常态化消费促进机制。深化与大型电商平台的合作,支持开展主题性网络促销活动和农产品线上产销对接活动,促进江苏特色农产品上行,实现“江苏制造”卖全国。
10.推进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
推动互联网与生活服务业全面融合发展,鼓励行业组织和龙头企业围绕“互联网+生活服务”创新业态制定、修订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质量;鼓励发展生活服务业“一店多能”,集聚生活服务业信息,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零售、餐饮、家政、洗染、维修、美容美发等社区便民生活服务。鼓励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企业拓展“旅游+地理标志产品+互联网+现代物流”功能,创新经营模式,扩大线上旅游及特色产品销售规模;支持餐饮与文旅深度融合,推选一批文旅美食地标、特色美食旅游路线,打造餐饮文旅融合提升新热点。
11.打造数字生活消费新场景
根据商务部《智慧商圈建设指南》《智慧商店建设技术指南》《智慧商圈示范创建评价指标》《智慧商店示范创建评价指标》要求,指导各地商圈和商店相关运营主体自主开展智慧商圈、智慧商店建设,按照“1+N”的模式,统筹推进全国示范智慧商圈、智慧商店创建,带动传统商圈、商街、商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融合化、便利化转型升级。指导南京、苏州两个国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优化网点布局,加快主体培育,创新功能模式,优化服务体验,形成试点经验;鼓励数字化赋能便民生活圈建设,大力推动数字商务进社区试点推广,推进社区商业业态创新、服务集聚和功能提升;指导各地加快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推荐并支持无锡等5个省级一刻钟试点培育城市积极申报国家试点。
(四)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12.培育农业农村产业新业态
开展“数商兴农”推进行动。积极发展农村电商新业态,引导供销、邮政、快递和农村传统商贸流通企业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产品创新数字化、运营管理智能化、为农服务精准化。引导县域重点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连锁化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业态结构、拓展服务功能。鼓励县域商贸流通企业组建品牌联盟或联合采购平台,加大农村地区商品投放力度。推动乡镇商贸中心建设改造,促进购物、餐饮、亲子、娱乐、休闲、健身、艺术等业态融合,改善乡镇消费环境,优化生活服务供给。
13.带动农产品出村进城
大力提升农产品电商化水平,支持可电商化农产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推广,深入开展农产品网络品牌创建,支持电子商务平台开设品牌农产品销售专区,培育农产品网络品牌。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创新发展网络众筹、预售、领养、定制等产销对接新模式,推广订单农业、产销一体等长期稳定的对接模式,建立产销对接长效机制。鼓励各地开展品牌推介发布、农超对接、消费帮促等采购活动,创新农产品电商销售模式,推动视频营销、直播带货、微信团购、社区拼购等模式在农村地区广泛应用。
14.完善县域电商服务体系
开展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建设行动,推进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发展、规模发展、特色发展。强化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统筹能力,为各类主体提供市场开拓、资源对接、业务指导等服务。支持电商服务站点、农村实体店等承载邮政快递、金融服务等多元化服务功能。推动有实力的电子商务企业渠道下沉,共建共享仓储等设备设施,提供技术赋能、供应链整合等服务,改造提升农村传统商业网点。引导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建立县域服务机构,辐射带动乡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深入发展县镇村三级物流共同配送,打造农村电商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示范区。加大农村电商人才培育力度,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品牌设计、市场营销、电商应用等专业培训,强化实操技能。
(五)推动电商国际合作
15.推进跨境电商创新发展
扎实开展跨境电商载体平台建设、市场主体培育、业态模式融合、贸易便利提升、发展环境优化“五项工程”,深入开展“江苏优品.数贸全球”系列行动,完善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圈。探索电子商务助推数字自贸区建设路径,支持江苏自贸试验区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开展跨境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积极推进丝路电商拓展行动,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同提升电子商务合作发展水平。支持连云港自贸片区申报建设国际邮件互换局。
(六)完善支撑服务体系
16.推动电商服务业提质扩容
开展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提升行动。推动软件、营销、运营、物流仓储、评估咨询、教育培训、法律等电商服务专业化发展,加快形成门类齐全、高效协同、持续创新的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数字技术运用,鼓励各类电商服务企业提供电商VR/AR服务、无人机配送、智能语音识别、图像和视频处理、精准营销等衍生服务。鼓励电商服务企业打破行业边界,将服务内容拓展到电子商务交易的事前事中事后,寻求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上下游各方的协作共赢,实现多元化经营和规模化运营。积极引导电商服务企业、机构建立行业标准、服务规范,为市场提供规范化、品质化服务。
17.提升供应链建设水平
总结梳理第一批供应链创新应用全国示范城市和企业工作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支持省级优秀供应链企业和国家试点企业参加国家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评选,争取更多企业和城市入选国家示范。培育、引进一批数字化解决方案优质服务商,加快利用数字化手段促进供应链协同化、标准化、数字化、绿色化、全球化建设。以重点企业、重点产业和重点平台为抓手,着力打造数据技术驱动、多元服务集聚、高效业务协同、开放融合共享的供应链生态体系,促进我省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18.推动构建多元共治格局
全面落实《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督促电子商务平台履行主体责任、增强规则意识、守牢法律底线,维护市场秩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网络购物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支持有关行业组织加强对电子商务行业自律规范的研究和实施,配合政府部门加强法制宣传,实施行业治理,形成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电子商务市场治理体系。强化“江苏省电子商务信用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抓好重点电子商务企业诚信承诺公示,引导激励市场主体参与信用共建。发挥自贸试验区对外开放平台优势,对标CPTPP、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聚焦数据跨境有序安全流动,研究数据跨境流动先行先试政策举措,力争在重点行业取得突破,不断丰富数字经济开放合作实践。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协同推进机制
进一步完善各级电商发展协同推进机制,加强沟通协调,落实工作责任,增强工作合力。各地商务部门要切实按照《“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精神和本实施方案要求,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本地具体落实举措,出台相应配套支持政策,确保各项政策制度和改革措施落实落地。
(二)重视示范引领效应
完善电商示范体系建设,对重点示范主体建立联系跟踪机制,实施综合评价和动态服务管理,加强政策集成给予重点支持,助力其做大做强,不断扩大示范带动效应。建立政策评估机制,充分发挥商协会和第三方智库机构作用,组织开展政策实施效果跟踪分析和优化调整,及时总结发展经验、运行模式,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先进典型。
(三)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电商示范基地、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等各类载体功能,增强公共服务承载能力和辐射能力。继续开展“电商公共服务全省行”系列活动,加快“江苏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云电商产业园”数字化服务效能,整合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完善全省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全省电子商务专家库建设管理水平,为全省电商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四)加强调研统计监测
协同统计部门开展电商企业入统调研,扩大统计覆盖面。积极推进典型企业调查,优化、扩大典型企业样本库。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对接,宣传政策规定,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统计调查工作,深入开展网络零售数据分析。